“這么多年,我只是做了內心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外甥沒有父母,我們就是他的爸媽。”不善言辭的關志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淳樸地說道。
撫養患有腦癱的外甥,無微不至照顧耄耋之年的父母,悉心關愛困難鄰居阿婆,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紅沙社區的關志明用責任與擔當詮釋著什么是孝老愛親和善行義舉,他的真情付出也讓自己的家庭和諧美滿、幸福安康。他的事跡感動眾人,其家庭入選2015年全國最美家庭。
關志明家庭入選2015年全國最美家庭。
悉心照顧腦癱外甥
說起關志明,紅沙社區的居民都不陌生,他是社區鄰里心目中的“網紅”。他曾擔任紅沙社區居委會主任、副書記、副主任等職務,2010年,關志明退休后,居委會聘請其管理紅沙農貿市場并協助社區做好宣傳工作,雖然收入微薄,卻仍然秉持著兢兢業業、認真工作的態度,一干就是十余年,鄰里鄉親都說他是一個“老好人”。
關志明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照顧父母的重任,是名副其實的“孝子”。長兄如父,在5個妹妹沒有出嫁成家之前,關志明與父母一起照顧5個妹妹,其中最小的妹妹最讓他揪心。小妹因丈夫去世悲痛成疾患上了尿毒癥。作為長兄,關志明親自帶著小妹遠赴廣州等地治療,但收效甚微。1997年,小妹病情惡化撒手人寰,留下一個患有腦癱的兒子。外甥雷雷3歲失去父親,11歲失去母親,成為孤兒,關志明夫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動擔起照顧雷雷的擔子,洗澡、洗衣、喂飯,還帶著雷雷到北京、廣州等地求醫治病。
夫妻倆與外甥手扶著手,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學走路。
為了給外甥治病,關志明夫妻尋遍民間偏方,打針、吃藥無數,但是效果不好,雷雷的左半身依舊軟弱無力,生活難自理。聽說廣州的醫院醫術高明,關志明夫妻又帶著雷雷去廣州治療。從廣州回家以后,關志明夫妻就按照醫生的要求,每天堅持給雷雷做按摩,夫妻倆輪流與外甥手扶著手,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學走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關志明夫妻倆的精心護理下,雷雷的病情有所好轉,終于學會走路了。
黃亞強承擔起照顧雷雷的生活起居。
舅舅疼愛外甥容易,舅媽幾十年如一日照顧殘疾的外甥,就太讓人心生敬意。關志明的妻子黃亞強說,雷雷跟著他們這么多年,她從來都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在上學的年紀,由于雷雷行動不便,黃亞強堅持每天接送他上學放學,無論刮風下雨,風吹日曬,從來不遲到早退。在父母的影響下,關志明的兒女從小耳濡目染,特別有愛心和責任心,他們也一直把這個表弟當親弟弟一樣照顧。關志明一家照顧外甥將近40年,如今雷雷已經長大成人,他也和表哥表姐一樣喊關志明老兩口爸爸媽媽。
孝順年邁父母
在鄰里鄉親眼中,關志明夫妻是一對孝順夫妻。早在1996年,黃亞強就被評為三亞市“好媳婦”。妻子黃亞強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堅韌善良,看到社區有癱瘓的孤獨老人,都會主動去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在她了解到有一個患有精神病的阿婆,便長期主動登門為其洗澡送飯。
黃亞強被評為三亞市“好媳婦”。
2014年,關志明86歲的母親因意外摔倒昏迷不醒,關志明與妻子黃亞強及時將母親送到醫院住院治療,兩人每天輪流送飯、換洗衣服,日夜看護母親。后來,檢查診斷結果為腦梗死,被接回家后,母親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如同植物人。關志明夫妻倆每天幫母親端屎端尿,擦身按摩,以減輕病痛,而且每天還要把母親抱到院里曬曬太陽,夜晚夫妻倆輪流著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鄰居們每次去看望關志明的母親,都能看到黃亞強伺候在床邊,細心程度好比親生女兒,都夸說她是孝順的兒媳婦。不幸的是,關志明母親不久還是離開了人世。
關志明的父母感情一直很好,這輩子從來沒吵過架、罵過架,年老之后更加恩愛,吃飯都要一起吃,早晚兩人常一起散散步。母親這一走,關志明的父親傷心悲痛。關志明便常常陪著父親聊聊天、散散步,盡可能多地陪伴在父親身邊,讓父親不再感覺孤單,2023年,關志明的父親安詳離世。
良好家風傳美名
關志明孝老愛親、關心鄰里、仁慈善良的行動,影響了家里的每一個成員。關志明育有兩兒一女,三個孩子雖各自成家立業,但多年來一家十幾口人都居住生活在一起,平時都在同一灶臺吃飯,從未分家,彼此從來沒紅過臉。
關志明夫婦關心鄰里,與左鄰右舍親如一家人。
談起“治家之道”,關志明心平氣和地說:“一個家庭就像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船,方向明確了,還需要每個人同舟共濟,心往一處想,事往一處辦,這樣才能走得穩、走得遠,才能更加和諧美滿。”
孝悌傳家久,親恩滿庭芳。關志明正是以他的一言一行傳遞著良好的家風。他表示,孝老愛親,是家庭溫暖的底色,是家風傳承的瑰寶。他要繼續將這份美好的家風不斷傳遞下去,愿孝老愛親的家風如春風拂面,溫暖每一個人的心靈,讓更多的家庭都能跟自己家庭一樣幸福。